忠犬八公物语

剧情片日本1987

主演:山本圭,井川比佐志,片桐入,仲代达矢,春川真澄,八千草薰,石野真子,殿山泰司,加藤嘉,石仓三郎,泉谷茂,柳叶敏郎

导演:神山征二郎

 剧照

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2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3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4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5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6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3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4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5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6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7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8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19忠犬八公物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9 04:45

详细剧情

  1923年,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天降大雪,近藤家纯种秋田犬产仔,赠与县土木科长间濑。后者将其中一犬转赠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秀次郎(仲代达矢 Tatsuya Nakadai 饰)驯养。上野的独生女千鹤子对此欢欣鼓舞,而上野夫妇却面露难色。后来,千鹤子(石野真子 Mako Ishino饰)谈恋爱,竟怀了男友的孩子。男友专程登门造访。上野与之对谈,后者诚惶诚恐,坦言要对其女儿负责,事不宜迟,即日便举行婚礼,上野闻听此言,转怒为喜。千鹤子出嫁后,上野旋即把全部的心血与爱都投注在幼犬身上,并取名为阿八。每日上下班,阿八必在涩谷车站等候,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令路人叹为观止,成为地方一道风景,主仆之情感动天地……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为1987年日本票房冠军,票房成绩高达54亿日元。

 长篇影评

 1 ) 我看到了遗忘和丢弃

一些人的不可爱之处,大约就是“擅长遗忘和丢弃”,特别是影片里的女儿和母亲。女儿有了新的家,可以毫不悲伤,“不流眼泪”地离开父母,认为父亲“比起外孙,好像更爱狗”;父亲去世以后,急急地将父亲的书当垃圾一样处理掉,嫌弃屋子阴暗压抑,急急地卖了房子,连家里佣人都说“太冷漠了,这里难道不是她出世的地方吗”。丈夫出国,又抛弃掉母亲。而母亲也在一次次地将八公随便托付给别人,对于丈夫生前心爱的东西,留恋是有的,但她从未想过去守护。收养狗狗的人,口口声声说着“仁慈心”,但还是选择抛弃。所以啊,在狗狗忠心的衬托下,人心善恶,世间冷暖,都显得更清晰。

 2 ) 忠犬八公是日本纳粹无法摧毁的墓碑

很多人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它讲述了人与狗之间的深挚感情,尤其男主人去世后,阿八仍然在火车站前等待他,直到自己去世。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美国也重拍了。就像一些人说的,日本版本不如美国版本有更强的故事性,美国版让人感到忠诚、感动,日本版却伤感、凄惨。个中原因很好解释,美国人拍的是生活片、情感片,日本导演则在生活片、情感片中掺入大量对军国主义历史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留恋。两种原本不想干的事物搅合在一起,当然容易磕磕绊绊、晦涩生硬了。 因为独生女千鹤子的坚持,农学教授上野秀次郎才收养了秋田犬阿八。他收养阿八的意愿不够强烈,阿八一旦来到这个家庭,他却是对它最上心的人,阿八和他的感情也最深。反之原本最积极的千鹤子却沉迷和外交部男友的恋情,甚至发生未婚先孕这样违背传统价值的事情,再也不关心阿八了。这样的人物身份与关系亲疏的转换,正是日本当时风云突变的社会氛围。让人吃饱饭的农学教授去世了,他的外交官的女婿却春风得意。 王国维自杀的原因,曾被认为他所痴迷的旧文化被拦腰截断、不复存在,他作为文化人,失去了承载生命重量的寄托。对日本社会来说,阿八的教授也是礼貌谦让、理性中庸的旧文化的象征,他的离世意味着日本社会戾气加重、失去了自己曾经的信仰,新社会充斥着留着希特勒式纳粹小胡子的新房主这样的暴发户,他们冷漠无情,看似强大、实则孱弱不堪。没有攻击性的阿八,都能吓得他胆战心惊,充分说明爱本身就是考验,需要勇气、胸怀、宽容、真诚。 夸张地走正步的日本军人经过火车站,随之刮起一阵妖风、尘土飞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像教授夫人、没有学问的邻居、火车站外的小贩这样身份低微的日本普通人,只能唯唯诺诺、苟且偷生,他们良心未泯、但无力坚持。为了卖房,男佣一直驱赶回到旧屋的阿八,他对阿八说:“阿八,你好好听着,你的主人死了,这屋已经卖给了别人,房屋新主人怕狗,你在这里会有危险。他会用斧头砍断你的头!” 反观阿八,当人们日益忘本、被急功近利、残忍冷酷所吞噬,它当然被视为累赘,然而只有它能怀念上野秀次郎教授,守望他以及他礼貌谦让、理性中庸那样的传统价值观的归来。它不仅是宠物、朋友,还是一盏启迪的明灯、一座渔船回航的灯塔。忠犬八公死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之时,吃肉串的年轻人兴奋地说日军进入奉天了,老板说自己不想看,年轻人看到阿八,说“它只是一只等食物吃的流浪狗,这些有害的脏东西应该被消灭。”可是日本战败后,阿八变成了八公、它的塑像矗立在了东京涩谷车站外。 本片为1987年日本票房冠军,票房成绩高达54亿日元。这么高的票房,正说明日本民众已然回归传统价值观,他们心中的爱大于仇恨,也许这就是民间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只是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 在博文《人们为什么不应该吃狗肉?》中,我已经说明了:猫猫狗狗都是社会的镜子,社会阴暗,它们就会显得多余可恶。在友爱社会长大,它们自然较少攻击性。所谓猫猫狗狗讨厌,其实是社会中的人讨厌,猫猫狗狗因为不同物种、无法讲话,无奈成为了社会现实的“替罪羊”。残害猫狗的人,最终会残害人,人们为其辩护就是将自己置于被随机伤害的轮盘赌的游戏之中,越辩护自己被伤害的机率越大。流浪猫狗用自己的痛苦向人们预警,很多人却为伤害它们的人辩护。向帝王说出实情、指出错误的人最讨厌,猫猫狗狗此时就是那个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也是卖火柴的那个小女孩。它们最有爱了,当社会以各种借口伤害它们的时候,事实上整个社会都沦落了。

 3 ) 一直一直等待着。。。

    冒着第二天顶着核桃眼的危险,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今早醒来一照镜子,果然变成核桃眼了。。。
    忠犬八公的故事很多人在很早以前应该就已经知道了,一只叫阿八的狗在主人去世后,每天在他下班归来的车站门口等待那个再也不会回来的人,数十年如一日,直到自己死去。按理说,这种早已熟知情节的电影看来应该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正是由于知道了最后的结局,以致教授还在世、阿八每天送他上下班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越是美好的事物,失去时所得到的伤痛就越沉重。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狗就像小孩子一样,他们像孩子一样玩闹,像孩子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看待这个世界。对阿八来说,教授就像它的爸爸一样,每天照顾它、疼爱它、陪它玩耍、带它散步,而它也有自己的责任,那就是每天早上送教授去车站上班,然后每天傍晚去车站接教授回来。太太说,阿八没有钟表,但却总是能知道时间呢。可是知道时间有什么用呢,教授走了,它却只能坐在车站门口日日空等。
    我想,阿八并不明白教授已经死去的事实,它追着灵车跑过了条条街道,但到车站门口时它停下来了。它的世界只有家里和车站,还有教授带它散步的那些道路,它不明白过了车站,教授要去哪里。所以它一次次的从浅草跑回涉谷,它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教授还会回来。无论身在何处,每天傍晚,它一定要到车站门口等待,就像教授死去的那天,因为这是它的责任,它要等到教授回来,然后一起回家。虽然那个家现在已经易了主,它的小木屋也被劈成柴火烧掉了。。。
    直到今天,阿八的雕像还在涉谷车站门口矗立着,等待着永远不会回来的主人。。。

    另:作为1987年的日本电影,本片着实精致,而且还可以看到很多老面孔的年轻时代,值得一看。

http://aya3166.blogbus.com/logs/20638275.html

 4 ) 关于坚持和等待


在这么个浮躁的世界,等真的很不容易。

在我看这个电影之前,对它抱着就像对世界一样的将信将疑。好歹在天朝威武的爱国主义教育下,这一辈子我对日本的成见从来没减弱过,所以看之前总归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别扭。

 

看完眼泪流得眼睛很痛很痛。

片中的人很尊重动物的权利,从剧本的角度讲必定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这消去了我对日本文化某种程度上的严重抵触。让普通人去尊重狗这一弱势的生命,至少在中国很多地方,这是远远做不到的。这一点我敬佩日本人。

 

先不说阿八他多招人喜欢,那种日复一日的守候让人动容。而让人震撼的是在主人离世之后依然坚持的等待。说不清当女主人离开屋子,阿八无家可归的时候我心里多疼;说不清他在教授过世后还日复一日刮风下雨去车站的时候,我心里多凄凉。他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直到死。

从小到大十几年,我都完完全全相信这个世界存在从一而终。什么现实都是大人的世界里的肮脏东西,而我以为我永远不会现实。

从信到不信是个被打碎的过程。再粘起来太难。

人总是要用什么碎花瓶碎玻璃的比喻来说这是不可逆的。但感情又不是什么花瓶玻璃,你相信它可以补不就行了?至少,这电影让我再相信等待,再相信坚持,相信简单的生命模式。

当然等待和坚持的过程是漫长的,时光的手强大到可以把一切掰断揉碎捏烂。更别说这样的信仰本来就有点难有点脆弱。期间形形色色的东西会让你动摇,各种人会劝你,不值得。岔路口有千千万万个,选择有千千万万个,等待本来就辛苦,能在每一个岔路口毫不动摇,简直是种人世顶级的修行。

 

从小没养过狗,不得不承认其中一点是我怕自己承受不了它那份深情。猫会和人交流感情,但是不轻易爱。我愿意一厢情愿地去感化它,真的感化不了,至少也尽力了。而毛毛这样不会交流感情的动物,在两年以后,当我没有能力再保护它的时候,都内疚一生,我不能想象如果我不能保护一只忠诚的狗,这段感情会有多大的杀伤力。何况我还有受虐倾向,宁愿付出点,承受不了别人对我太好……

 

什么都不想,等着,多好,管它值不值得呢?



PS:纪念两句让我万分动容的台词:

阿八没有手表,但他知道时间

阿八想留在这里,自由自在不被困着的

 5 ) 我的关注点在人们身上

先是看了美版的。电影时间是定在1995年。
教授和小八的互动很多,并且教授一家人都很善良。女儿第一次见到小八就说“这只狗好可爱,能留下来吗” 教授则说“要问你妈妈的意见”,给人感觉,这家人很和谐。虽然女主人被狗吓到几次,看得出她不喜欢狗,但是她也没有很明显地表示什么不满。
风趣幽默、脾气又好的教授在课堂上离开人世,小八做的一切让人感动。所以这部戏,我的关注点都在小八身上,这真是一只有情有义的小动物!

再看日版,拍得比美版早了11年,时间却定在1928年的动荡时期。
整片的画质看起来很暗很压抑,也很冷清。美版的阳光灿烂和落叶,这里全都没有,只有风和雨。
片中的教授一家感觉也不是很和谐,千鹤子似乎很想离开这个家庭。而教授太太不喜欢阿八在他们家的原因竟然是“我不想和这只狗分享你全部的爱”,额……这醋,真的吃得很奇怪。看似很爱老公的教授太太,最终还是走出来了。她对教授的感情,给人感觉比不上阿八啊…
再说回千鹤子,这个女娃子不行啊,要阿八的也是她,不要阿八的也是她(她结婚后,教授说千鹤子不愿意带着阿八的原因是她不想分散爱,要全心全意爱她那个外交部丈夫)——这部戏里刻画的这对母女口口声声说爱,却不知爱为何物。再后来,教授去世后,千鹤子也不愿意回来和妈妈住,因为“怕想起爸爸”,这句话给人感觉就是她再也不想回到这里,似乎父亲生前对她很差一样,特别奇怪。这个女人薄情的表现还不止这些,她妈和她一起住之后,丈夫下班回来,她伺候丈夫吃饭,看到下雨,丈夫还问了一句“阿八怎么样了”,教授太太说我送人了,千鹤子根本没有反应——一个和那只狗没有任何联系的人都会问一句,她除了教授的灵柩那次看了一眼阿八,后面压根不再想起阿八,真是凉薄啊。

美版里的小八周围至少有些温情,大家对它不算差。
但是日版的阿八就惨了,辗转几次被送人后,待遇简直天上地下,下雨了也没人管它——这种落差,大概更促使阿八更加怀念旧主吧——教授在雨夜,把沙发让给阿八谁,自己睡地上呢。
阿八的凄凉不止这些,它回到教授家,新屋主是个怕狗又无理的土鳖,总是想打它。他回到男仆家,那里早就另外租给别人了,新屋主还用石头丢它,赶它走……
阿八真的成了流浪狗了。
在车站的小摊贩自顾不暇,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拿点火腿给阿八吃,让人感到温暖。他还为了阿八和顾客打架呢。
阿八终于蹲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全片带着压抑的悲伤。这部片子,侧重点不全在阿八身上,阿八周围的人们和社会,大概才是导演想表达的。


 6 ) 八公,一个听了就想流泪的名字

1923年,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天降大雪,近藤家纯种秋田犬产仔,赠与县土木科长间濑。后者将其中一犬转赠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秀次郎驯养。上野的独生女千鹤子对此欢欣鼓舞,而上野夫妇却面露难色。 千鹤子谈恋爱,竟怀了男友的孩子。男友专程登门造访。上野与之对谈,后者诚惶诚恐,坦言要对其女儿负责,事不宜迟,即日便举行婚礼,上野闻听此言,转怒为喜。千鹤子出嫁后,上野旋即把全部的心血与爱都投注在幼犬身上,并取名为阿八。每日上下班,阿八必在涩谷车站等候,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令路人叹为观止,成为地方一道风景。

《忠犬八公物语》开创了以狗狗为银幕萌宠的电影的“套路”,那就是狗狗的忠诚贯穿电影始终。此后的《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导盲犬小Q》,都继承了《忠犬八公物语》那种默默陪伴的特有温情,让狗狗的治愈形象深入人心。

八公,一个听了就想流泪的名字,感谢你的出现,让我们知道了这么美好的故事,这么可爱的你。

 短评

在看过美国版之后,来看这个版本,我更喜欢幽默中带有伤感的美国版。虽然脱胎于此,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美国版5星,日本版4星了。

10分钟前
  • 蓝文青
  • 推荐

因为也喜欢小狗狗,所以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爱与责任,一旦选择,终身负责

13分钟前
  • 天然呆
  • 力荐

這個故事早就熟悉,美國版的改編顯然更勝一籌。看完驚訝的是1925年的日本人對一隻狗的文明程度竟然達到了那個地步,可也短短12年後,也就是1937年,這群文明人竟然干出了那麼反人類的事情。通過一隻狗也能令我們回顧日本那個時代,1925年,知識份子地位很高,人人和諧,商鋪林立,似乎經濟不錯。這時候軍國主義迫切需要一個忠誠的故事,狗的忠誠感動了報社,於是變成了宣傳對象,到了1931年,發動918的時候,顧客喊出人道主義毀滅那條狗的時候,日本社會已經變成了仇恨社會,狗被人扔石頭拋棄,得不到喜歡,跟25年的和諧社會比起來,31年的日本已經走上了邪惡。直到1935年,狗去世,諾大的火車站,甚至路邊的行人,人跡罕至,可以看出日本的經濟相較於1925年,已經進入了一片寒冬,而這時候,离日本全面侵華只剩下2年

17分钟前
  • 影杂志
  • 推荐

教授去世之后阿八的凄凉处境可见世情人情,千鹤子正如佣人所言是个冷酷的人,她对养狗的欢欣不过一时,而教授对阿八的真心相待却换来阿八一世的牵挂。为什么要等一个永远不回来的人,因为那是它的牵挂,希望阿八和教授天堂再续温暖。

20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反复叮嘱家人:狗狗也有狗狗的权力,要保护狗狗权力的教授,台风天担心阿八着凉所以淋雨把阿八抱进屋取暖的教授。给阿八抓虱子还要整齐排列的强迫症教授。和阿八一起洗澡的教授,看到阿八在车站接自己,满足骄傲的教授。想到这么温柔的人一会儿就要死了,我的眼泪根本止不住。阿八啊,你久等了。

24分钟前
  • 洛洛的小甜甜
  • 力荐

看過才感受到美國版跟日本版的極大區別,除去整個情緒上的控制度,看過日本版才能理解為什麼阿八會用牠的餘生去等待主人,因為教授實在太愛牠了啊!教授對牠的那種愛和呵護是美國版完全沒有表現出來的,如果先看美國版會認為這是一隻神犬,跟主人之間的情感是冥冥中的,但日本版告訴我愛絕對是相互的。

27分钟前
  • 鸟肉小次郎
  • 力荐

喜欢教授那句话:人有人格,狗也有“狗格”。日本动物爱护管理中心主页上写着:1.无法继续豢养的动物,请不要丢弃(以前是免费,现在只需交付2000日元即可由保护中心收容接管)。2. 遗弃、虐待动物是犯罪。3. 遗弃动物者,处以50万日元以下罚款。4. 杀、伤动物者,处以一年以下刑拘或100万元以下罚款。

3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美版的才是忠诚,日版的看到是凄惨和无奈,无家可归,忍饥受冻,被人遗弃,追打,如果给他一个家,像教授一样爱它,它也不会这么凄惨,只能在车站那苦苦的等待那个唯一爱它的人。

35分钟前
  • 双喜
  • 推荐

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纯种土狗,天天陪我爬山抓鱼刨沙坑。它死的时候我妈说我哭了一星期,打那以后,她发誓不再养狗。

37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阿八,为何要等一个永不回来的人呢??

38分钟前
  • 乐在其中
  • 推荐

“为什么要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人了?” 比美版更平实、简单,没有煽情和太戏剧化的情节,但美版先入为主,还是更喜欢美版。

4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等你是因为,再没有人像你对我那么好T T

47分钟前
  • vanille
  • 力荐

对他温柔一点吧

48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还行

先是看了美版的,迟迟未看日本老版,这次终于得见,比美版更稳,没有走煽情路线,故事在那里静静呈现就很动人,更有东方的人生况味,八公和主人终会在樱花盛开的另一个世界相见,生与死不是距离,人和狗更不是。

50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美版突出悲伤氛围的塑造,日版则显得更加真实。除了八公与主人外,日版更多地刻画了八公与其他一些人之间的种种。相比美版里大家都爱的八公,日版里的八公则是忠诚过头而遭到其他人厌烦像踢皮球一般推搡的对象,也因此更加真实感人。

53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

美国版的更偏童话一点,日版更贴近事实

56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一只狗对其生命最初的爱,又想起那句话“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曾经幸福过”

1小时前
  • 静@Einfühlung
  • 推荐

新藤兼人的劇本裏面應該是有著好幾個不俗的切入點,本可以把這個爛俗的故事導向更深層面。片尾曲坑死爹了...

1小时前
  • 冰山李
  • 还行

这真不是一个温情感人的宠物故事。如果说美版电影是在歌颂狗的忠诚,这个“被嫌弃的小八的一生”的日本原版则是在控诉,一个多么冷漠的社会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啊。作为日本著名的左派导演和本片的编剧,新藤兼人的剧本不简单,一巴掌一巴掌地打在那些表面上温良恭俭实际上内心虚伪的日本人的脸上。最后一个长长的镜头,昭和十年的涩谷车站,八公终于在雪中死去,但过往的行人无人理会,一队日本兵列队走过平静的东京街头,代表爱与诚的八公死去,一个全民癫狂的血腥年代即将开始。

1小时前
  • 麻绳
  • 推荐

八公的"原味"还是在日版,教授去世后与之相关的人们对八公的薄凉,在它始一而终的热诚面前抬不起眼。片尾的长镜头中,始终无人关照这位"人类的朋友"的死亡。似乎是一种讽刺,人弃忠友而去,却等待它们用生命为人类守灵。除了教授,没人担得起这份守候。

1小时前
  • Odil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