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

剧情片大陆2013

主演: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杜鹃,王真儿,乔治·安东,杨晨,张籽沐,雷昊汶,佟磊,刘天佐,Claire Quirk,Daniel Berkey,公翠英,于膨玮,冯仑,宇轩,胡明杨,柏明,唐晓峰,凯特琳·菲茨杰拉德,杨轶,吴越坤,张跃德,毛大庆,田朴珺,John Taylor,闫锐,Barbara Malley,Tracey Ilgner,Catherine Gibson,Anthony Santoro,艾梓童,黄卫,黄天齐,康晟闻,雷瑷嘉

导演:陈可辛

 剧照

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2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3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4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5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6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3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4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5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6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7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8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9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4:41

详细剧情

  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出生于留学世家的孟晓骏(邓超 饰)渴望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阳(佟大为 饰)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气息,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冬青(黄晓明 饰)以晓骏为目标努力求学,并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然而三个好友最终只有晓骏获得美国签证,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让冬青和王阳倍受打击。偶然机缘,被开除公职的冬青在王阳的帮助下办起了英语培训学校,开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美国发展不顺的晓骏回国,并加入学校,无疑推动三个好友朝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只是随着成功的降临,他们的友情也开始承受严峻的考验……

 长篇影评

 1 ) 中国合伙人与雕爷牛腩

一、

下午我去中关村找人谈事。

从海淀黄庄站走出来,沿着丹棱街到善缘街再到海淀北一街,几乎所有的路牌广告和户外道旗都被各种出国教育和英语培训占据。虽然这是中关村户外平面的一贯传统,但在前几年至少还有些板卡厂商来抢抢风头,而今它们都销声匿迹,仿佛这里从来都是租界边缘。

房子和移民是绝对的两大热门话题,房子能改变财富的增值状态,而出国似乎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通常意义上是指让财富更好更快地增值。当它们的热度上升到疯狂的时候,通常只能说明一点:生存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因此他们寄希望于改变,哪怕只是可能的改变。

为希望投资的总是大多数人,哪怕白骨累累。用希望的概念吸引人们投资的人,他们才不管什么白骨累累。

二、

今年的电影消费达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热度,在我看来,这是口红经济的前兆。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希望”题材来凑份子,比如中国合伙人。

我丝毫也不怀疑这部片子是带着最大的恶意来面对市场的,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能消费的人很多,能认真消费的人很少。屌丝永远是大多数,那么如何让屌丝意识到你对他们好?

答案是给他们洗脑。洗得越干净,屌丝就越感激涕零。一碗浓汤宝,即使有大口浓痰混在里面,照样会有人为此鼓掌。

比如中国合伙人里刻意忽略的一些事情:从没有阶级到阶级固化,从财富均衡到财富极化,以及一些短暂出现但绝不会再有的财富积累空白期。我不否认这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情况,但是为何不能把这些事情直白地说出来,反而要用大量的鸡精来掩饰身上洗不掉的血腥味。

佟大为撒向天花板的钞票和刻着邓超名字的实验室铜牌,是这部片子里唯一没有遮掩真实意图的两个镜头。前者告诉所有观众要有钱,后者告诉观众为什么要有钱?因为你给别人钱时就能羞辱别人,正如别人给你钱时就能羞辱你。

而对买票入场的观众来说,他们掏出钱换来响亮的羞辱,还在影片结束时为之鼓掌。

这他妈的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三、

阿芙精油。孟醒开创了化妆品市场中的一个新品类,这是一个壮举。其方式方法也是洗脑,用无孔不入的媒体传播洗脑。一个例子是从2009年到现在,百度、天涯及大型网络社区中所有关于阿芙的负面体验都会在短期内迅速蒸发,这就是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也没有表达的权利”。

这一套很奏效。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能消费的人太多,能认真消费的人太少。屌丝永远是大多数,那么如何让屌丝意识到你对他们好?

孟醒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瓶商业万金油,所以他开始干雕爷牛腩。阿芙精油给他带来的最宝贵经验是:当消费过程中最大的体验与满足感来自于购买主体之外的多重附加值时,主体价值会被淡化甚至归零。

这在现实中也有例可循,比如学区房。屌丝没有太多钱,掏出一笔钱来是希望能够借此换得微薄的尊重,这就是他们的寄托所在。吃一碗牛腩换取同桌人的注目礼,买一所学区房告诉自己后三十年望子成龙扬眉吐气。

其实不过是一场短暂而漫长的羞辱。

所以雕爷牛腩的后两个字可以换成任何食品,甚至可以改名叫做雕爷浓痰,这对消费者毫无影响。

因为大部分去吃的屌丝,在投机者心目中根本不值得被尊重。

四、

投机是少数人的盛宴,但注定要大多数人为之买单。这就像革命,所有参与者都以为自己能够进入改变一切和获得一切的行列,但历史证明那是妄想。

陈可辛是投机者,孟醒也是投机者。看电影和吃牛腩的,是被投机者的消费基础。这个世界的希望和寄托,要用钞票去换来。30元的电影票或98元的套餐,足够买下一个人的后半生么?

其实是够的。只要这投机之汤的味道够浓,哪怕沉淀到最底是腐烂的血肉也无所谓。

而品尝着汤底的人,就在电影最后的名单里。

五、

黄晓明满分。

 2 ) 价值观的问题

据我所知,《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的名字曾经一度改叫《中国先生》,后来不知为何又改回现在的名字,个中缘由我不曾见过相关报道,没看到电影之前还很是替其可惜,觉得错失了一个好片名。现在我看了电影,看法已经改变,我认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没叫《中国先生》的名字都是对的,这一定是出于对“先生”这个词的珍惜,网络时代后许多好词都被糟践了,“先生”这个词尚属纯洁,倘若此片真叫了“先生”,并且冠以“中国”俩字,那真是让许许多多“中国先生”蒙羞了。

这部电影里所谓的“先生”肯定是指黄晓明、邓超、佟大为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原谅我已经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所以以下行文全部使用演员名字指代影片角色。在我看来,“先生”所以为“先生”,跟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能对着几万学生夸夸其谈,用麻袋装钱之类事情没多大关系,而跟“先生”自己的人格和三观关系倒大得很。可惜在本片塑造的三位“先生”身上,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丝毫闪光点。

先说“土鳖”黄晓明老师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绝大多数时间都不存在什么独立人格,即使是在邓超的一步步逼迫下,最终摆脱了他的阴影,有了自己的主见,也不过只是刚刚完成了别人本应该进入少年阶段就完成的任务而已,从这个角度讲,黄晓明的角色更适合演绎“中国孩子”。与人格不同,人的三观是时刻都有的,从片中黄晓明几处关键行为来看,他的三观我非常之不认同。

首先是爱情观这部分,片中黄晓明苦追杜鹃,杜鹃丝毫不为所动,等到杜鹃生传染病住院,心理上出于较虚弱的一个阶段,黄晓明通过强行与其接吻表示自己愿意为其献身的做法最终把杜鹃追到手。在黄晓明看来,当一个人表示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时,这个人就是个需要自己去爱的弱者,因为他这么认为,所以他丝毫不顾杜鹃的意愿就强行付出了自己的爱,摁住一个病人强吻了半天,在病人发出“为什么是你”的抱怨之后死皮赖脸的回答“为什么不能是我”,并继续强吻。我不知道导演拍这场戏的初衷是想表达什么,但我观看时只有六个字的想法“药店碧莲好吗”?

此角色另外一个神逻辑体现在全片高潮,在谈判桌上“震惊”老外一场戏上,从黄晓明的滔滔雄辩中我听出的意思是,一,我承认我们侵权了;二,我们侵权是因为你们不重视我们不授权我们;三,我们虽然侵权了要赔偿你们,但我们因祸得福了,我们可以趁机上市了,欧耶!翻译的再直白一下就是,“谁让你不给我授权,我就侵权了,不就赔你点儿钱嘛,我们赚大了!”看到这里时我跟那一桌上的老外们的反应是一样的,真的被“震惊”了,眼前这个西装革履一本正经的男人竟然义正言辞自信满满地说出了这种村口泼妇才会使用的跳脚骂街套路,这难道是在呼应黄晓明出身农村的人物设定吗?人家凭什么要重视你授权给你?你那儿市场大有钱挣人家就要重视你?不授权就是你侵权的合理理由?不卖给你的东西你就能抢吗?你错了就该赔钱,能趁机上市转了个大便宜跟人家有个蛋关系啊?靠侵权起家投机成功了到底有什么好值得炫耀呢?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你站在这里踌躇满志地对着我们指手画脚呢?但这就是黄晓明角色的逻辑,他认为值得,这就是我们这位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平时用麻袋装钱的“中国先生”的逻辑。

说完黄晓明,再来说邓超。因为出身不同的原因,邓超这个角色一出场就有着基本成型相对健康的人物性格,而整部电影的时间,导演都在试图用黄晓明的角色来颠覆邓超的三观,也就是“毁掉”邓超本来健康的人格,按照土鳖黄晓明的路子改造这个人物。这里可以看出陈可辛导演的草根心态,这点如果跟一向偏袒爱护精英角色的陈凯歌对比尤其明显。

邓超的不健康在于受到了黄晓明的冲击,此处的黄晓明已不只是黄晓明,黄晓明代表的是不健康的中国现实社会。邓超在美国梦破碎最初时,只有正常的失意心理而并没有报复社会的意思,然而当他回国目睹了黄晓明的成功及做派,他的心理逐渐转变直到最后完全跟黄晓明的神逻辑一样。这个转变是在派出所那场戏完成的,邓超在民警隐喻的中国现实面前“幼稚”的像个孩子,而黄晓明则显得游刃有余许多,从派出所出来后,邓超决定,“不走了,我跟你混了!”至此,邓超被黄晓明改造完毕。尽管之后他们依然发生多次冲突,但他们之间只剩利益冲突,已经没有了根本性的观念之争。

他们两个人的共同性体现在处理侵权事件上,也体现在成功之后在纽约对以前失意场所的“报复性”缅怀上,黄晓明把曾经赶走邓超的实验室以邓超之名冠名,并以之作为送给邓超的礼物,邓超则带佟大为和黄晓明去自己昔日打工的餐厅,对着他认为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人大谈自己的成功。这些展示成功的做法,让我对这两位“中国先生”的表现失望至极,对整部影片所传达的精神失望至极。

至于佟大为,这是一个相比黄晓明和邓超次要的人物,起到旁白串联故事和调和两个主要角色的作用。相比两个主演,我倒是对这个中性角色更有好感,但这种好感恰好是来自电影并没有着力为这个人物赋予三观,所以这种好感同样是作为电影的失败。

以上大概便是我对这三位“中国先生”的看法,其中涉及角色设定甚多但却少谈了电影,而我以为这并非有失偏颇,因为在这部轻故事重人物大谈中国梦的电影里,价值观的问题,就是电影最大的问题。

 3 ) 别叫醒我,请让我继续傻逼又土鳖的做梦

电影散场的时候,山寨漫评人半叉叉一直处于非常愤慨的叨逼叨状态:太恶心了!找回尊严的方式就得是有钱了买个实验室吗?!你看好莱坞电影怎么主旋律怎么假大虚空,也从来没拍过这么恶心人的价值观!

我冷静的翻了他一个白眼,答:好莱坞电影没有这种恶心人的价值观,大概是因为美国没穷人吧。

声音有点大,十点钟方向一个面相猥琐屁股硕大的屌丝男回头看了我俩一眼,呵呵笑着走了。



一直觉得香港电影圈里,陈可辛是一个相当神奇的导演。在他所执导的电影里,时常能看到牛逼的剧本、强大的演员,甚至是还算优质的服道化。但是导演在哪里?不见了。他好像总能给自己滴上一滴神奇的隐形药水,悄悄的消失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无影无踪。他深知这点,所以接受采访称“我不算是一个风格化的导演”。看得我扑哧一声,对他自称导演这件事又想翻白眼。

可是,他又多么的狡黠。他的电影经常展露出一种严密计算过的商人气质:哪一句台词是泪点;什么时候应该出现笑点;男女主角应该怎么相遇;明星的大腿要露到哪个位置才刚好撩拨又不至于失礼。他的电影里从来没有灵光一现的神来之笔,或者一气呵成的华彩段落,只有一个一个、一段一段、在无数电影电视剧里被反复论证过成功的俗套桥段被拼接、被叠加、被理智谨慎的套用在一起。他是如此熟悉观众的心理又如此愿意为观众的需求而屈膝买单,这也让他至今尚未过时。要放在挨踢界,陈可辛至少是个平均线以上的产品经理;放在电影界,他确实也算得上是个有廉耻的电影监制。他深知这点,所以接受采访称“比起当导演,我更爱当监制。”


这就像在《中国合伙人》里,在前半截用美国梦给电影披一件貌似自由浪漫的外衣,又在后半截用中国梦给当朝以及那些困守中国的人抛出一个抚慰的媚眼;在梦想和尊严的口号下,让偷教材、占工厂这样的恶行变成了英雄行为,让名利至上的成功学显得不那么可恶,道德和法律变得面目模糊。最可恶的是,在《中国合伙人》里,成功竟被陈可辛美化得好像真的只要努力就能唾手可得似的;好像目前的中国,就真的存在“中国梦”这样的玩意儿似的。


如此这般的处理,聪明、无耻、政治正确。甚至可以说太政治正确了,别说港台导演,就算加上内地导演拍的电影,再从上世纪算起,这20年来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中国合伙人》这么政治正确过。


你看,瞎扯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表示我也并非完全不懂得半叉叉生气的点。但我还得说,我当然不喜欢陈可辛,可是这不妨碍《中国合伙人》真的是部好看的片子。


第一次被打动是教主饰演的成东青在废工厂里的第一堂课,忽然停电,黑暗里的学生齐刷刷的亮起了手电筒;而落泪则是在新希望与EES的谈判桌上,成东青麻溜利落的背诵法律条款。那一刻,成东青的模样与无数个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亲人的模样重合;他们打着手电筒在黑暗中背诵英语词典的样子、他们躲在饭堂角落干噎2毛钱馒头的样子、他们同时打着三份工在深夜依然掐着胳膊强迫自己做模拟试题的样子,凝固成同一个昂扬向上的姿态,让我热泪盈眶。


而我曾见过的这些苦苦拼搏的人们,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钱景。在漆黑的夜里,困得神志不清却还要勉强自己看书写字,能支撑着自己熬下去的不过就是那份虚无缥缈一句话:“等以后啊,我要……”要什么?无非是古旧戏曲本子里写的,才子佳人衣锦还乡,当年白眼自己的村人全都变换成了卑躬屈膝的模样。


真是老土、虚荣又浅薄。可是嘲笑这种梦想虚荣浅薄的人,你是否能提供比“有钱了”更简单、直接、有力的满足他们的代替梦想?

无论梦想是否有高下雅俗之别,结果是否有失败成功之分,但在这过程中,每一个人为心中目标所付出的汗水、泪水和热血,那些为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而显露出来的作为一个人的勃勃生气,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你自有你的高贵冷艳,他亦有他的低端下流。在失败之前,别叫醒我,请让我继续傻逼又土鳖的做梦。

 4 ) 《中国合伙人》:中国版阿甘的故事

陈可辛的新作《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屌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酷机智影像的追求,无论是剧情、摄影、剪辑的技术层面,还是演员表演、主旨设定等内容层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国电影,都是高水准的。虽然无法超越《甜蜜蜜》那样陈可辛的经典,亦足矣为赵薇同学树立一个觇标——电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来评价的。
    剧情设定无需多言,俞敏洪为代表的新东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阐释一代人在友情、爱情、事业和东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后甚至直接PPT似的贴出了已经成长为如今社会精英阶层的四五十岁老男人们的各个年龄对比图。伴着《光阴的故事》勾人泪点的音乐,虚构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时代意义和现实落点,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点,这个PPT制作的真的不够精良,甚至还不如之前《厨子戏子痞子》结尾的老照片。
    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中,陈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个海归、一个文艺、一个屌丝,略显标签化的人物设定因为流畅紧凑的叙事而不显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给影片加分不少。通过三个人在画外音里的轮流主导来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情景,配合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包袱,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这里不免要比较下近期题材撞车的《致青春》,赵薇同学真的可以跟陈可辛老师上一节生动的导演课。《致青春》的胃口太大,似乎想着把赵同学有所感触的校园时光一股脑灌输到观众脑中,颇有敝帚自珍之嫌,这也决定了影片后半段的潦草敷衍不知所云。《中国合伙人》前三分之一流畅地使用了当年的流行歌曲契合剧情发展(这简直就是对《甜蜜蜜》的致敬或者延续——首映结束后陈可辛也透露说,这片子里黄晓明跟女神无疾而终的感情,也是从甜蜜蜜那里传承来的),快速明快的剪辑来回穿,便干净利落的烘托出了一幅80年代大学生生活图景,全片100分钟的时长也能顺便提醒下赵同学,130分钟如果不能每分钟都让观众有惊喜,真的就会变成每分钟都在煎熬。
    出色的前半部分玩儿的够花哨也够出彩,剧情的进展却丝毫不受怀旧的影响。三位主人公分开开始了各自悲催的生活开,又聚首共同打造新梦想,再到关系出现裂痕,直至一直的和事老佟大为在婚礼上说出“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邓超愤愤地决定去沈阳找人教英语,剩下黄晓明孤家寡人后,剧情终于迎来了最终的高潮。层层递进的剧情,交叉叙事的结构,俗套的设定被陈可辛讲出了一个接地气又有新意的好故事。
    特别值得给个赞的是该片出色的摄像。号称“亚洲第一摄影师”的杜可风实力绝对不是盖的。一向对光线宗教般迷恋着的杜老师这次没有炫技,很多时候只是平实地用一个个 包含深意的镜头进行着影片的叙事。例如玻璃在影片中有多次出现,模糊不定的玻璃反射既没有镜面的直接暴力,又能巧妙地进行构图和隐喻。邓超在与黄教主争论股份制问题的时候,分别与佟大为在办公室打乒乓球,前景一直是玻璃,右侧一直是佟大为,快速精巧的转场、幽默的对白,交待两个人逐渐开始意见相左,而最后一个特写直接正面拍摄佟大为面部,教主一转脸,两人头部合二为一,暗示了之后佟大为会站在教主这边。随后,在邓超与黄教主提及公司上市时,一向屌丝的教主终于对好友说出了NO,这时镜头微微平移,一道细细浅浅的白色光线在前景的玻璃上逐渐变宽变大,将两人分在两侧,暗喻两人的隔阂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单从摄像上讲,《中国合伙人》是足够精致的。
    最后,顺便表扬下三位主演演技的飞跃。这真的可能是黄晓明至今演技最好的一次了,放下耍酷扮帅的偶像派,彻头彻尾地塑造起了一个农村屌丝,竟然最终不显生硬,颇有了些农民企业家的气质,该片大概也能算得上是黄教主演技的里程碑了。邓超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棒,出国前机场送别的一场戏,愣是把一个大男人的感情表现得无比细腻,催人泪下。
    有笑点、有泪点,有回忆、有新意,偶有尿点,瑕不掩瑜。看完后回味咀嚼时才发觉,这个故事竟颇有了些中国版阿甘正传的影子:同样是一代人过往的大时代,例如因为中国申奥失败而从天而降的电视机,北约轰炸南联盟使馆等;同样是每个时代的神曲,像《海阔天空》《光阴的故事》还有齐秦;同样是一个屌丝的奋起,黄晓明大学前和大学里“落伍”的行为举止简直就是农村二傻子附体,在这样一个二傻子身上安装点叫梦想的东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样是爱恨情仇无所不包,每个人都在友情和爱情的漩涡里挣扎着生活。
    借用片子最后的一句话结尾:也许有一天皱纹会刻上我的额头,但却不会刻上我的心头(大意)。梦想是属于青春的,若青春不老,则人生永光。

 5 ) 自我催眠的合伙人(傲娇失败)

都说《中国合伙人》是一部讲“中国梦”的电影,但看完以后,令我疑惑的却是,他们到底有什么“中国梦”? 《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朋友开了家英语学校叫“新梦想”,但吊诡的是,其实他们在梦想上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只是不愿意承认)。“梦想”当然没有贵贱之分,好像黄晓明的“梦想”其实就是踏实赚钱,佟大为的“梦想”就是踏实过日子,而主人公邓超经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但在黄晓明看来,这不过是邓超基于家族传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们一起开公司后俩人有了冲突,黄晓明想到和解的办法还是给他买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邓超说这他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电影的结尾给了答案,当邓超知道好朋友黄晓明砸了一笔钱将实验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极而泣,嘴里还傲娇似地说出“土鳖”二字,当然,导演说这些其实和钱没关系,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说这部电影的三个主人公其实是有共识的,他们的“中国梦”其实是“尊严”! 我觉得特别可笑。可笑的并非是砸钱在实验室上刻自己人名字,可笑的是总要用一些大而无当的词儿”尊严“啊”梦想“啊来粉饰自己的个人行为以此制造优越感。像大把大把砸钱这种事儿根本也不涉及政治正确与否的讨论,纯属个人修养和个人选择,就好像你在中国大陆下载个电影,基于国情法律经济(或许还有人人都是共犯)的情况,也没人愿意去指责你,但版权方对此表示质疑与责难时,你不但把自己合理化了,还给自己戴了个高帽:“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权利,你要尊重我们。”我的妈呀,这他妈不是搞笑吗! 我觉得这部电影充斥着这些转移视线与自我粉饰,先不提三位合伙人在创业过程中的某些手段可能陷入的“不正确“,就拿最后的版权问题来说,虽然故事早就交代了”新梦想“确实未经授权使用了美方教材,但故事中刻意用美国方面对主人公三人的一些挖苦来转移视线,避开了”是否剽窃侵犯版权“的讨论,美国方用”科举“”舞弊“等词汇来指责三人,三人义愤填膺,说要”攻陷美国“,最后仍要声明我们虽然会输了官司,但我们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到时候你们会真正尊重我们,就不会再通过打官司和我们沟通。” 什么时候钱与地位变成了衡量尊重与否的标准了?而”打官司“这种正常普世的法律途径在他们看来反而是一种歪门邪道和代表”歧视“的一种手段了?电影中老外们在谈判桌上对中国人没完没了的侮辱,这种刻意刻板到不行的设计,还停留在”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阶段,反正我是不会相信的,而以此激发的任何关于”中国梦“的想象,无非是民粹和自我催眠而已。就好像暴发户们总觉得有钱了就代表了体面和自尊,其实连财富和尊严的区别也分不清,而我们的电影仍在用这套暴发户思维自我陶醉,连一些普世价值也没搞清楚,你说还能指望什么。 当然,我觉得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时代命题其实一点也不真诚(毋宁说虚伪)。就拿故事开头来说,甫出开场字幕(年代1980)就放起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首歌其实创作于9年后,歌曲和故事背景差了几乎整个10年,意义就更不用提;而故事中60年代初出生的人们却于92年左右在ktv高声歌唱beyond的《海阔天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beyond80年代末在北京开过个唱,但在北方地区,熟悉他们的人极少,当时就有新闻说听演唱会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在北方地区开始走红,差不多是95年后的事了(网友纠正了我此处论证的偏颇和错误,谢谢--西风古道 :关于beyond的《海阔天空》,我补充一点,专辑是:《乐与怒》,也就是黄家驹生前最后的专辑了,发行日期大约是1993年上半年,而且专辑的主打歌曲开始的时候是:《爸爸妈妈》,《海阔天空》这首歌被大家传唱,还是黄家驹去世之后,所以92年在KTV唱《海阔天空》,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不是60年代生人的),当然,许多人可能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歌曲只是提供一个怀旧的氛围,很多人都是在那种氛围中寻求自我感动,其实根本已经与电影无关。 煽情很容易,但做电影却不应该如此。拍时代就要有对时代的尊重,拍人物就要有对人物的尊重,像电影开头设计黄晓明无时无刻穿着那件中国t恤蓝色运动外套,还要让他说什么”红旗不倒“,我觉得根本就是过犹不及。这部电影功能化功利化,急躁到不得了,恨不得时时就让你哭上两下,所以音乐铺的遍地都是,怀旧场景也是一出又一出,就好像把佟大为和黄晓明设计在录像厅对话,除了和美国的邓超做一个转场之外,这个场景在戏剧上一点作用也没有,而只是一个符号,和那些歌曲一样,不过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调,管你是真的假的。他费劲机心,因为他根本就知道观众需要的只是”自我投射“,而不是电影本身。 我觉得三个演员有场戏演的很好,就是酒席吵架那场(当然那种多机拍摄然后快剪,实在是通俗又难看),邓超在最后说自己”我只是曾经觉得自己最重要“,意即我曾经自私,但我现在不是了!可是我看完整部片,觉得他从头到尾都一样自私,根本也没有变过,即便我假设他真的追求的是所谓“尊严”,但为了崇高目的就肆意妄为伤害朋友,于情于理也说不通,我不知道编导到底是怎么说服自己的。后来我看了访问,说邓超那个角色是最像导演陈可辛的,我才终于理解,哦,原来邓超那个角色就是个虚伪的人。 我的结论也许是我的偏见,我不喜欢陈可辛,很不喜欢。 (继续) ps:我看了一篇访问,陈可辛说:“电影也是一样,这些东西的加入都是因为电影需要。因为讲到中国人去美国,那个年代中国人还有一定的民族的自卑感,到后来中国越来越强,所以有后来的那些情节,不管我价值观认不认同。”“譬如成冬青用孟晓骏的名义去捐赠,用金钱去买回尊严,是我个人不同意的价值观。所以我在那里也加了一句台词,孟晓骏说成冬青“土鳖”。虽然他对此举很感动,但他是感动于友情。” 孟晓骏在成冬青送房子的时候毫不被友情感动,一看到实验室招牌就感动了,前者是砸钱,后者也是砸钱,如果不是觉得后者代表了“尊严”,请问感动源自哪里呢? 当然最可怕的是一个“创作人”(我怀疑的是他算吗?抑或只是一个商人)拍出一部电影后,竟然公然说自己并不认同电影里的价值观,而且还要百般辩护,说自己是迎合“电影需要”,“不管我认不认同。” 我还有什么可说呢。

 6 ) 三大男主演得都很不错。

很励志的一部电影,三大男主演得都很不错,尤其黄晓明的演技又回来了。看完对于我们这些就要进入社会的人也是一大鼓励啊,还年轻,想到就去做,也许中间会经历波折,磨难,但是其中的经验教训也是未来的一大笔财富,好羡慕他们的英语说的那么好。生活中,不要老是羡慕别人,别人的的生活自有他的艰辛,而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心愿。

 短评

科班好底子+令人尊敬的勤奋+好人缘,十年后黄晓明会是内地男演员的领军,像李奥纳多那样从奶油小生磨练成表演大师,秒掉一票散发着棺材味儿话剧腔的陈道明王学圻们

5分钟前
  • 海棠
  • 力荐

黄晓明遇到好的剧本演出来还是很让人入戏的,而且让人觉得有一种魅力,琅琊榜2如此,中国合伙人亦是如此

6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推荐

7/10 主流的、安全的励志电影,《武侠》之后陈可辛迈向妥协的第一部作品。

10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当我们的额头爬满皱纹,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让它们也爬在心里。” 老歌全部配的恰到好处,感染剧情,好几首催人泪下;一对比,《致青春》的确要再降一星;也的确是陈可辛《甜蜜蜜》后的作品里拍的更好、更让人共鸣的作品,结尾影院响起了久违的掌声。角色内外,黄教主都很励志。

1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黄晓明证明闹太套只是个误会的反戈一击。

14分钟前
  • K
  • 还行

陈可辛永远做得到不过不失 节奏感把握得一如既往 演员也用得很妙 黄晓明确实飚了回演技 从木讷农村青年到英培独裁者 再到谈判桌上的力挽狂澜 不变的其实一直不变 仿佛在看新东方俞敏洪的纪录片 从大学梦 到英语梦 接着美国梦 最后是中国梦 梦想一个一个成真 又一个一个褪色 回头看时 重要的无非是 爱过

19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电影里佟大为说:真正的感情是安安静静的,自己会来,不折腾。邓超说:人在无奈之下所做的决定,往往是正确的。黄晓明说:如果皱纹不能避免爬上你的额头,那么至少不能让皱纹爬上心头。「中国合伙人」这么励志热血正能量的电影实在太适合我这种大学崇拜俞敏洪上新东方成瘾如今在创业的有志青年观看了!

22分钟前
  • 夏小暖
  • 推荐

黄晓明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吧,男的应该更有共鸣。但音乐铺得太满,留点白不更好?视点转换有些生硬凌乱,几个剪辑点选择很费解,前半节奏太快,好多次感情还没酝酿好就用音乐生逼着煽情,手段有点低劣。后半有点社交网络感觉,晓明最后的英文独白挺煽情,算是个泪点。最后的幻灯是要闹哪样?

26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可以跟致青春参照,都是讲青春与现实。不过少女青春是一场场恋爱;男人的青春是事业、梦想与哥们友情。这片大卖成功学,各种激情与梦想之类的关键词,而讲到最后还是越活越孤独的事。旁白多不是问题,问题是旁白叙述者不统一,这个比较讨厌。结尾的处理也太理想,但算国内难得质量尚可的励志片,三星半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又名中国好基友。邓超在米国混不下去以后回来上台演讲时的“装成功人士范”真是神还原,新鲜生猛的现实城市题材,赞新锐编剧们。

32分钟前
  • 一个馒头
  • 推荐

西雅图的产前版;致青春的基友版;新东方的教学案例;美国梦的一记耳光。

34分钟前
  • 狗子
  • 推荐

陈可辛肯定是最聪明的中国导演不二话,又有节操又有市场,站着挣钱,而且思路极清爽,极用功。哦,应该是半蹲,最后为了政治正确让教主怒斥美帝,一下膝盖就软了。不过话说回来,在我一米六这么矮的视线里能看到的中国导演就很少了,半蹲已然鹤立鸡群。

38分钟前
  • missx
  • 推荐

虽然导演说不是新东方的故事,但怎么看都是新东方的故事。作为一个曾经的新东方学员,俺想知道老俞会不会要求每位新东方员工都去电影院看个十来遍,然后凭电影存根发奖金= =音画结合得非常好,打光也很舒服,前半部分笑点足,后半部分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励志的情愫,俺觉得是近年的现代剧中最出彩的一部

42分钟前
  • yokodashfoud
  • 推荐

新东方的创始人当年就是高富帅(北大教授,海龟投资家神马的。。。纯然不是现在的普通吊丝,吊丝切勿YY)

45分钟前
  • HAPPY大炮
  • 还行

曾经有多少国人把梦想寄托在英语之上,《合伙人》捕捉到的不是一段青春,而是一个时代。

47分钟前
  • 绿豆好好吃
  • 推荐

三姑夫证明青春、梦想都是不会逝去的,三点一线的人物关系权衡的很好,尤其“打乒乓”一段的平行剪辑与镜像关系最具代表。不过影片对三姑夫来说也像遥控器,一直按快进(发展过快,削弱了故事延展与情感张力),只有三个频道(强化主体,弱化附体)及无休止的旁白与音乐(记叙大于展示)。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鉴定好导演的标准是他能否让黄晓明变影帝,陈可辛做到了。

56分钟前
  • 易知难
  • 还行

除了风声,这是目前我觉得唯一一部看着黄晓明表演不觉得尴尬的影片。三个主演性格鲜明,且真实。校园里的爱情表现的不错。故事很励志,很中国梦。还有就是感叹,中国的学生就是这么厉害!

60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被同伴视作偶像的海归将他在海外的挫败一一展露人前;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拿了绿卡背弃了誓言;不羁浪子娶得贤妻告别他曾臆想的与众不同的生活…还有教主,锃光瓦亮的大背头时时刻刻让我想起我爸年轻时。人家已经那么努力学英语演好戏了你们就别黑他了。

1小时前
  • siki
  • 力荐

在当下,这几乎可以算是一部【正常的】好电影了。虽然有各种问题,但这已经不容易了。我们的故事,最后还是得我们来讲。(最后旁白的讲述者悄然转换为佟大为饰演的王阳,不是bug,而是导演已经无法处理成冬青这个角色的逻辑了,只好耍赖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