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1998

科幻片美国1998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本·阿弗莱克,丽芙·泰勒,威廉·菲克纳,比利·鲍伯·松顿,史蒂夫·布西密,迈克·克拉克·邓肯

导演:迈克尔·贝

播放地址

 剧照

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2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3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4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5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6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3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4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5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6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7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8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19世界末日199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1

详细剧情

发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奔来,并将于十八日内撞上地球时,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该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十八日内完成。   钻油井工头(布鲁斯?威利斯)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下属(本?阿弗莱特)恰也是其女儿(丽芙?泰勒)的男朋友,此次任务能否成功完成,关系到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为此,他和下属接受了太空总署的高强度的训练,以期一夜之间从打井工人变成救世英雄。

 长篇影评

 1 ) 特效真心不错

《变形金刚》真人版大导演迈克尔·贝早期经典作品。影片的年代在1998年。但是影片的效视觉果、电脑特技水平绝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在影片中加上几个变形机器人,那简直就是《变形金刚》的前传。 除了炫目的特技外,本片还汇集了布鲁斯·威利斯、比利·鲍伯·松顿、本·阿弗莱克、丽芙·泰勒、威尔·帕顿、欧文·威尔逊、迈克·克拉克·邓肯等好莱坞一线明星,甚至就连迈克尔·贝本人也客串了其中一个角色。影片的结尾处, 布鲁斯·威利斯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自己未来的女婿,而把视死如归作为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像极了《海神号》的结尾。不对,《海神号》的拍摄时间晚于《绝世天劫》,应该说海神号像《绝世天劫》才对!

 2 ) 绝世天劫

    算是传统的商业大片,说实话,紧凑感是这种片子非常大的亮点,这个过程中,今本都处于紧张的情节之中,基本没有太多多余的情节,使人看着酣畅淋漓。
    彗星撞地球,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话题,不过人们在被陨石击中之后才发现有巨大陨石撞击过来觉得有点不可信,另外总统的指令也有点扯了,有点智力的人都应该清楚在彗星表面引爆核弹,完全是自掘坟墓,亲手会面人类生存下去的最后一点希望,即使失去了联系,但是只要人还在上面也有成功的挖到指定深度的可能,而提前引爆核弹,就只有死路一条,这种这么明了的厉害关系,总统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太紧张脑抽了吧。哈哈,不过话说回来,一切都是剧情需要了。中间总统的演讲的这一段,帅呆了,不得不佩服美国的演讲水平,煽情的能力感觉无敌了。再看看国内影视中出现的一些鼓动的语言,真是弱爆了。记得看楚汉传奇的时候,出兵之前要鼓动士气,演讲一番,当时就觉得烂透的,如果我是士兵绝对不会因为这话而奋勇杀敌,只会觉得跟错了人,这主帅真tm蠢。

 3 ) 在宇宙面前,人类永远渺小

世界末日又名绝世天劫,个人认为绝世天劫更符合电影的主题,更具震撼力。两个半小时的剧情,无丝毫拖沓,情节紧凑严谨,带入感十分强烈,使我这样一个硬汉几度哽咽。影片主要讲的是,一颗外星陨石,即将撞上地球,导致地球毁灭,美国航天局为了拯救地球,派出14个地球人乘坐两艘太空梭携带核弹,在陨石表面钻孔,装入核弹,最终引爆核弹,摧毁陨石,拯救地球的故事。因为发现陨石坠落的时候,给人类留下的时间只有18天,在这18天内必须想办法摧毁陨石,否则陨石将正面撞上地球,陨石太大,用电影里的台词就是有一个美国福州大,导致地球一面的气温升高,一半的人死于灼热,地球另一面的气温骤降,一半的人死于严寒,届时整个地球将毁灭,人类灭绝。在经过紧急商讨后美国航天局决定用核弹摧毁陨石,但问题是要在陨石内部引爆才能完全摧毁陨石,航天局找到了正在海洋上搞石油钻探的哈利.史丹普,他是最牛逼的钻井专家。同时,他有个漂亮的女儿,史.阁莉丝,正在和他的下属杰.弗罗斯特谈恋爱,对这一点,他是极力反对的,还要开枪射杀杰.弗罗斯特。当他了解到陨石即将撞击地球,导致人类灭亡的事情后,他同意了航天局的请求,但要求带上他的女儿。在他看到太空总署为他安排的钻井工人时,并不满意,他要求带上自己的人,因为信任。其中就有他最讨厌的小杰,那个夺走他女儿的男人。大家到齐后,就抓紧进行了各项体能测试和训练。第二天就要登天了,哈利.史丹普要求给他们放一天的假,让他们见见自己的家人,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这也许是他们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了。小杰当然和阁莉丝在约会,做最后的道别,这一次,哈利.史丹普并没有打断他们。而奇克则回家看望老婆和孩子,因为离婚了,老婆并不愿意见到奇克,并对儿子说他是个推销员。奇克只说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并送给儿子一架飞机,眼里满满的是对儿子的爱恋和不舍。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回来看他了,他并没有告诉他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种慈爱无法言表,却都在眼神里,不得不说威尔.帕顿把父亲这一角色演活了,从他眼神里我能感受到那种作为父亲的不舍和慈爱,就如高山一样巍峨,但却静默无声。这一段,我看的鼻子发酸,泪花闪烁。火箭就要发射了,总统先生发表了讲话,大意是:今晚我不是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向各位发言,我也不是一国元首,而是人类的一员。人类面对最大的挑战,圣经说,这是世界末日,万物毁灭,不过这是地球世上,人类首次有能力…避免遭到毁灭。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已经尽一切努力…避免这场浩劫。人类追求的,知识结晶,对科学的苦心钻研,冒险飞向太空的努力,现代科技的成果和想象力 ,甚至来自战争的经验,都为这场生死战…提供利器。在多灾多难的历史上,人类曾经犯过多少错 ,人民曾经受过多少苦,经过这么多年,只有一种情操…升华我们的灵魂…能让人类继续生存下去,那就是勇气。全世界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十四名勇士身上…他们将飞向太空。我们都应该让全球的人类,目睹你们的英勇事迹。愿上帝保佑,祝你们好运!!!总统讲这段话时,是缓慢的,低沉的,悲壮的,所有的人都表情严肃,神情庄严,目送十四位勇士踏入天际。飞船启动很顺利,很快就进去太空站,在太空梭对接空间站加油的时候,出现了故障,杰.弗罗斯特和俄国太空上校勒夫被留在了太空站,差点殒命太空,最后时刻还是顺利进入了独立号太空梭。很快两艘太空梭接近了月球并加速驶入陨石,陨石高速射向地球,裹夹着陨石碎片,两艘太空梭开始躲闪陨石碎片,可不幸的是,独立号太空梭还是被陨石碎片击中,坠落了。自由号最终艰难的着陆了,但还是偏离了正确的最佳着陆点26里。在太空里,时间就是人类的命运,只有8个小时要钻探八百英尺。可是钻探并不顺利,很快第一个钻头和加速器就坏掉了,因为时间越来越紧迫,如果不能快速钻到八百英尺深,引爆核弹,陨石就要进去地球第一保护层,导致灾难发生。这时,夏普空军上校接到地面指挥中心指示,要求直接引爆核弹,哈利.史丹普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根本无法摧毁陨石,必须继续钻探。两人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哈利等人将夏上校捆了起来,但地面上的金将军接到总统指示,要求立马引爆核弹,否则来不及了。但太空总署最高行政长官私下授意核弹启动程序员将已经开启引爆程序的核弹关掉了,这时夏普上校联合其他人切断了核弹的引线,使得最终完成了钻探任务。由于陨石碎片坠落,砸坏了核弹的遥控引爆器,需要有人留在陨石上人工启动,引爆核弹。大家抽签,却是杰.弗罗斯特,哈利什么也没说,只说了我送你下去,乘小杰不注意,哈利把小杰推进了返回舱,自己留在陨石上,说你要安全回到地球和阁莉丝结婚。飞船很快就要离开,哈利在最后时刻引爆了核弹,陨石被爆破了,顺利避开了地球,人类欢呼,飞船也顺利着陆。此刻,在电视上看到奇克登上了太空的母亲和儿子也赶来迎接奇克,一家团聚,杰.弗罗斯特也和阁莉丝紧紧拥抱在一起……

电影于1998年上映的,但是整个影片里科技感很强,现代感也很强,场景和特效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科幻大片,特别是陨石碎片击毁建筑的特效很逼真,根本不敢相信美国在20年前就能制作出这么牛逼的电脑特效,看来我还真是孤陋寡闻,太小看了美国以前电影公司的制作实力。即使现在中国实力雄厚,估计目前也无法拍摄出这么大气和真实的电影。整个影片情节紧凑,无丝毫拖沓,并以杰.弗罗斯特和阁莉丝的爱情故事贯穿拯救地球这条主线,以细腻的感情和紧张刺激的镜头,让我们品尝了一场视觉盛宴,还赚取了我们不少的眼泪。和《泰坦尼克号》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美国的电影,我们都要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看,即使故事前面再惊险,再曲折,但坚强不屈的美国人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取得圆满,给大家一个欢乐的结局,这也是中国电影应该学习的地方,先抑后扬,紧紧抓住观众的视觉神经,让大家在饱受煎熬中享受一场饕餮盛宴。这部电影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场景特效都十分出彩,可以和《星际穿越》科幻大片相媲美,是部不错的电影,可惜豆瓣评分只有7.7分,个人认为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4 ) 情节太扯淡

这种情节也就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盛行才能拍出来
一群石油工人就能拯救世界?
俄罗斯的宇航员眼里叔叔的照片比世界还重要?
11G的压力下还TM能开玩笑?
核弹剪根线就停了?
算了,这片子真没啥说的
这种烂俗的煽情真TM看的想吐
这种一点逻辑性没有的电影
那些评价说看湿了的人,我不想说。

 5 ) 煽情才是硬道理

大片是这样的。
镜头的技巧。台词的伎俩。搞笑的元素。大牌的云集。
缺一不可。

商业片是这样的。
平铺直叙。
讲故事。
所以至于商业的观看,其过程是轻松的,即使肾上腺素会随之主人公的命运,抑或曲折与纠结的过程所牵动。
但观影之后,只是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没有画面会与生活共鸣,只能暗自感叹自己的生活是一团垃圾。

大片有着很大的主题。
英雄主义。
毁灭与救赎。
存在与放逐。

而文艺片是小情调的。
喜欢文艺片的人有着宿命的悲情主义自怨自艾的小想法。
却又对文艺青年这样已经变成骂人字眼儿的定义讳莫如深。

这个社会怎么了?
最他妈非主流的傻逼到处嚷嚷着非主流我操你妈。
谁都把自己想得无比高尚却又不愿与同类同流合污。

好吧。我跑题了。

这样的电影是好的商业片。
它能让我们笑我们哭能让我们对虚拟的角色心生畏敬。
18天可以被我们吃喝玩乐恍然不觉的度过。
8个小时可能还不足够一个安逸舒适的睡眠。

这样的时间里能发生什么。
Michael Bay给你演绎。
大片怎么了?
大片就是好看。

我看了。我笑了。我哭了。所以我记住了这个电影。
“总统的科学顾问建议这样做!”
“先生,总统的顾问是我大学的同学。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去听一个获得丙级学分人的话。总统的顾问是错的,我是对的”

“components of american,components of russian,it's all made in taiwan!”

“既然我们都回来了,别把我在上面的糗事说出去。”


“他不是推销员,他是你爸爸”

“Life Is Short!Love Is Forever!”

“这不是你的责任,照顾好我女儿才是你的责任”

“BABY,我答应你会回去的,但恐怕要食言了,我也想陪你走上红地毯,照顾好AJ......”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晚上我在这里发表演讲,我不是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身份,也不是以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分,我们正面临着非常可怕的挑战,圣经上称为是世界末日,一切事物的终结,然而这是第一次在星球的历史上,人类已掌握的科学技术防止自身的毁灭,请你们大家为我们一起祈祷,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所能做的,避免这场灾难的,就是为我们人类的生存而战斗,人类渴望美好的生活,向科学攀登的每一步,每一次太空冒险,一切现代科技,甚至进行的战争,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对付灾难的武器,我们人类经历了历史的混沌、错误和过失,经历了所有的苦难,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有一种东西,他能纯洁我们的灵魂,激励人们,超越自己,那就是勇气,我们全世界的公民都在注视这件大事,祝你们顺利,祝你们成功。你是我们的太空勇士,上帝与我们同在!”


不可否认,这样的剧本再一次让美国在世界面前充老大了。
不过既然人家有钱。世界末日,就向它开炮吧~

 6 ) 他们是出来打油井的~~

美国人把全世界人民都当成未开化的原始人。
原始人都用肉眼看太空的,那么大一颗陨石由得美国封锁消息。

陨石撞地球的前18天,会派了几十颗陨石儿子过来通风报信。
说俺是要来砸你们的,快去找会钻油井的人来。

这电影告诉我们:
天才都在钻油井;
钻油井的经过十来天都能培养成太空钻井员;
钻油井是要凭感觉的(钻陨石同理);
奇迹往往会发生在最后一秒钟。

但是,无论如何,硬汉与逆女的最后道别。
依旧感动了俺。

我们不能鄙视美国的英雄情结,超人崇拜。
因为在天朝,我们连个英雄都没有。
即使有过,也已经成了神像。

 短评

为毛这么牛逼的片子我十几年后才看到!!!!!!!!

7分钟前
  • 忧似
  • 力荐

本来想吐槽,忽然发现是98年的电影,啊..已经相当不错咯..虽然美国仍旧拯救全世界,虽然各种亲情套路老掉牙,可是俺竟然在两个地方感动滴泪流满面..场面也很宏大..也算不错咯..

8分钟前
  • 烟雨弥漫虚弥境
  • 推荐

男主虎胆龙威布鲁斯威利斯,女主精灵女王丽芙泰勒,再加上喜欢搞大爆炸的迈克尔贝,这个戏想不好看都难啊,虽然2个半小时的剧长确实感觉可以再缩短一些,但相比同年那停留在80年代的天地大冲撞,这面向未来的片子已经好了不止一筹,即使2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并不过时。

13分钟前
  • xeon_lai
  • 力荐

商业片典范之一~~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久久回味~·

15分钟前
  • puma1020
  • 推荐

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个应该才是迈克尔贝最棒的商业片大作,而且演员阵容强大到惨绝人寰,连一个通篇电影露脸不到5分钟的博士角色,都是伊万麦格雷迪演的。

18分钟前
  • 左影²
  • 推荐

在稍早几个月的天地大冲撞的评论中,伊伯特表达对此类题材的剧设质疑,“巨型彗星冲地球飞来,将会导致两种可能的后果,1、击中地球,毁灭之。2、彗星擦身而过,人类幸免。同时观众将与大量特效场面说拜拜。前一种情景,幸福结局无法提供。后一种,观众会觉得自己受到欺骗。”……本片则试图找到第三路线:要登上彗星才能擦身而过!但故事叙述的太随性轻佻像拍MTV,而且饱受逻辑质疑。有专业学者用具体数据论证劈裂彗星所需能量远远远远超过苏联的大伊万。大本后来回忆他当时曾问过导演:为什么把钻井工人训练成宇航员要比把宇航员训练成钻井工人更容易?迈克贝回他,“给我闭嘴!”

2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俄国的太空空间站旧过美国汽车,因为这差点引发爆炸毁了全人类,这黑的有点严重啊!在极限移动中的陨石表面上依靠人力打孔,也是醉了,丽芙那条线完全可以去掉,强行带动观众情绪,显得多余。拯救地球依靠一群不大靠谱的钻油井工人,我再次醉了。画面感强,视觉效果棒

23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老aero smith的mtv

27分钟前
  • lomo36
  • 还行

钻井团队拯救地球,劳动人民才是世界的主宰,英特耐雄纳尔终于实现了。P.S. 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 太勾魂,为这个也得再添一星

3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你永远是拯救世界的那一个,无论拿枪还是钻井;无论妻子离婚还是跟女儿叛逆;谁也不能阻挡上帝找到你:)

34分钟前
  • abby
  • 力荐

“间歇性的爆炸、声嘶力竭的吼叫、一扬一抑毫无惊奇的剧情处理、解说式的音乐、电视广告式的剪辑、啤酒广告式的色调” 但是看得很爽吖 每次看末日片就觉得要赶紧吃好玩好…………

39分钟前
  • mint_chocolate
  • 还行

按理说20年前的布鲁斯威利斯没谢顶吧?可是隐隐已经有谢顶的迹象了!

42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还行

同是“太空电影”,这部比《地心引力》好看多了。PS:我本来很期待《地》里乔治克鲁尼的戏份的!若是保持混不吝带点智勇双全的设定,增多戏码,后边像本片布鲁斯威斯一样慷慨豪迈胸有惊雷依旧谈笑风生,多好!

43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內心一直有的末日情結。一顆星是給這三個人的外貌的,看的時候賞心悅目。Bruce這麼已經到了給人作岳丈的年齡了,嘖嘖嘖~不過最後還是感人得讓人想哭,我一個呼吸就沒忍住- -因為爸爸都是很偉大的!

45分钟前
  • 宿命论
  • 推荐

科幻灾难片里的上乘佳作。音乐赞,空中铁匠的i dont want miss a thing啊~~里面好多越狱中的人物啊,监狱老大,马洪等。一顿煽情啊=。=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这种片子永远不会过时么

50分钟前
  • 打道
  • 推荐

当年多么喜欢啊……话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大片情节太怀念了QAQ 现在即使有了3D也再没有当年震人心魄的感情了……

52分钟前
  • 小灰烬
  • 推荐

也不算太早的片子,但总觉得很俗套。每处不羁都那么刻意、每人刻画都那么做作、每个煽情点都那么意料中。为人称赞的点看不出来,比起更早期的生死时速、勇闯夺命岛之类,差距还是有的,而本该做得更好才是。装散漫伪洒脱有点点缀就是了,结果贯穿全程都是痞子们漫不经心,宇航局孤注一掷,真不知谁傻。

57分钟前
  • 小重山
  • 较差

电影主题曲是我最爱的AEROSMITH的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太他吗感染的歌曲了。

1小时前
  • 武摇老余AXE
  • 推荐

模糊的记忆…… —— 2021.10.26:1.决定重看下这部电影,去腾讯视频搜了下《世界末日》却没有找到对应的影片,通过豆瓣APP播放源跳转才发现,腾讯视频采用的是港译片名的《绝世天劫》;2.这个拯救世界团队的成员不伟光正,反而有些吊儿郎当;3.-“星球大战”里你最想当谁?If you had to say, who would you say? -不晓得,你呢?I don't know, Oscar.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韩·苏罗。Han Solo. -我一定是韩·苏罗,你是邱百卡。No, if anybody's anybody, I'm Han. And you're you're Chewbacca. -拜托,你看过“星球大战”吗?Chewie? Have you even seen Star Wars? →→ 中文字幕翻译各种词不达意,遇到特定人名就不能上网查下再翻译吗?“邱百卡”是什么鬼?“楚巴卡”哭晕在厕所。……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美国超级主旋律大片儿,迈克尔·贝的片子真是又俗又爆米花,依然少不了个人牺牲,国家主旋律,儿女情长,以及各种炫酷吊炸天的特效。就光陨石爆巴黎那三秒钟的镜头就秒掉了一众灾难大片。这片子可是三十年前的啊,现在看来那些像特摄剧的特效依然不会使得电影逊色。电影细节非常棒,火箭发射后在太空舱内的那种震动感特别逼真。

1小时前
  • 抱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