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2013

科幻片中国香港2013

主演:吴彦祖,姚晨,安以轩,郝柏杰,冯嘉怡

导演:毕国智

播放地址

 剧照

控制2013 剧照 NO.1控制2013 剧照 NO.2控制2013 剧照 NO.3控制2013 剧照 NO.4控制2013 剧照 NO.5控制2013 剧照 NO.6控制2013 剧照 NO.13控制2013 剧照 NO.14控制2013 剧照 NO.15控制2013 剧照 NO.16控制2013 剧照 NO.17控制2013 剧照 NO.18控制2013 剧照 NO.19控制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20:45

详细剧情

马克为了母亲替公司做伪证,遭神秘人要挟,被迫去银行盗巨款。银行经理竟是马克的初恋情人,取钱后两人旧情复燃。之后神秘人继续祸害马克,马克发誓摆脱控制,揭穿他的真面目。可惜报仇不成,反将自己推向生死边缘…

 长篇影评

 1 ) 说的太白

既然是悬疑片 就不要说的太白
不是观众不聪明
是编导认为观众很白痴 都是小学生 每个问题需要旁边说的一清二楚 反而失去了揣摩的意味

为什么《禁闭岛》好看 因为看不懂 要看了影评我才看懂的
因为没看懂 所以要弄懂 意犹未尽 这种吊胃口的感觉才是悬疑片应该具备的 当然《禁闭岛》又做的太过了 因为需要的揣摩的地方实在太多 搞的看电影的人也累

演员 就吴彦祖 邵兵 惠英红还好 其他都是来装数的 我觉得

要是剧本再修饰一下 演员再调整一下 其实这部片子还是有上升空间的!

2015·1·29 15:04

 2 ) 这是一个普通购房者挑拨房地产商和银行开战的故事


 
丹尼尔吴在片中饰演了一位普通的刚需购房者,因欠了银行钱,而被抓了起来。
 
他们对吴彦祖进行了残酷的拷问,但是丹尼尔吴只是大喊:“我要上访。”于是戴立忍饰演的黑帮老大和任达华饰演的银行行长就都过来讨债了。
 
在挨了顿揍之后,丹尼尔吴没有还给银行钱,而是开始给他俩讲故事。
 
原来,丹尼尔吴有个精神病妈妈,住在北京六环外的精神病院。但丹尼尔吴认为北京三环内才是更好的精神病院,于是开始努力攒钱买房。
 
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怎么可能攒够钱呢,不得已,丹尼尔吴把节操卖了一小笔钱。
 
但万万没想到,随着房价疯涨,这原来能买一栋房子的钱现在只能买个厕所。
 
于是丹尼尔吴着急了。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房地产商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忍告诉他:只要按我的要求做,就能在三环买房,不然就等着国家调控吧。
 
丹尼尔吴买房心切,再加上对方掌握了他出卖节操的证据,只好乖乖就范。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去饭店抢劫。
 
“等等”,银行家任达华打断了他,“你是说,你出卖了节操,又去打劫,都是你妈逼的?”
 
吴彦祖:“不,是房地产商逼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戴立忍对银行家说:“老大,别听他瞎比比。”
 
银行家任达华说:“闭嘴!”
 
于是丹尼尔吴继续讲。
 
“房地产商用电话控制我打劫了银行,还告诉我赃物中有一把钥匙。我用钥匙去银行取了一大笔钱出来。拿到了这笔钱的我,又被另一辆车接走了。”
 
“我很快就发现开车的司机也是房奴,为了买房,不得不为房地产商卖命。他告诉我,打电话的这个房地产商控制了很多房奴为他卖命,我们只是两颗小棋子而已。”
 
“我们一起过去搞了一票毒品交易。司机一直想脱离房地产商的控制,这次看到有机会,就想卷了钱和毒品跑路。经过打斗钱和毒品都抢过来了,但在冲突中,司机房奴挂掉了,他临死前告诉我,他有一个女儿,而他只是想给女儿留下一个学区房而已。”
 
银行家任达华:“你是说,你卖了节操、抢劫、现在又去贩毒,枪战,你们这一切,都是房地产商逼的?”
 
丹尼尔吴一脸无辜“我没办法啊,仓廪实才知礼节啊。”
 
戴立忍:你麻痹。
 
银行家任达华:你闭嘴,让他说。
 
丹尼尔吴继续讲。
 
就在这时候我的前女友晨姚来找我,告诉我她六岁的孩子是四年前跟我初恋的时候生的。现在我喜当爹了,对房子的需求就更加刚刚的了。我下定决心要脱离房地产商的控制,自己买房。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房地产商的电话,他想让我和其他房奴做一票大的交易,那就是从银行空手套白狼。我们几个房奴一起商议,决定假装被他控制,等套出这笔钱就一起逃去房价低的国家去定居。
 
银行家任达华:“房地产商指使你套我的钱?!麻痹!”
 
丹尼尔吴一脸悲愤:“但是我们都被骗了!房奴中有房地产商的托!等我们骗到了银行的贷款,那托拿着钱就跑了!你的钱现在都在房地产商手里!”
 
银行家任达华:“该死的房地产商!”
 
吴彦祖一脸无辜:“我抢劫、走私、杀人、喜当爹,但我知道我是个好男孩,真正的房地产商喜欢爬山,上微博,养景甜。政府肤浅,都只看表面。所以,他们只能错过好人民,然后被gdp骗得痛不欲生。只有买不起房的平民才能看出谁他妈是真正的婊子。仓廪实而知礼节啊。
 
任达华热泪盈眶:“干死这帮房地产商!”
 
丹尼尔吴:“请拨打我的电话吧。”
 
任达华回拨出了尾号4个8的号码。
 
然后戴立忍的手机响了。
 
戴立忍:“你麻痹!”
 
双方拔枪。
 
戴立忍:“老大,我只是个盖房子的啊。没想鸠占鹊巢啊!”
 
任达华:“他妈的,开淘宝的都开始做基金了,我他妈还能信谁!”
 
丹尼尔吴意味深长地看了任达华一眼,“仓廪实而知礼节。”
 
然后银行家和房地产商就相互啪啪啪了一番,同归于尽。
 
只剩下影帝丹尼尔吴。
 
原来,他妈的精神病是在抗房地产商强拆时候落下的病根。丹尼尔吴从头到尾都在下一盘很大的麻将。
 
然后故事就在三中全会的春风里落幕了。

 3 ) 因为那不是遥远的未来,而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现在。

对于港片迷来说,香港是一个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胶片味道的城市,无论赤柱、旺角、尖沙咀、天水围、跑马地……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进阶,我们从港片中所了解到的香港,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变化着,但关于香港未来世界的呈现,并不太多。很清楚记得大概在2011年左右,有部影片叫《拳神》,比较新奇的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车水马龙,骑上飞行器就能上天入海的未来香港世界。   十多年过去,如今也有了一部将故事设定于未来香港的影片,那就是由毕国智执导,吴彦祖、姚晨领衔主演的《控制》,影片故事就开始于高楼大厦林立,极端黑色冰冷,恍如外星殖民地般的未来香港城。当然,在讨论这部影片之前,战台烽特别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科技的进步,会否让公众生活的更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未来行进的方向,是依然的科技本位,还是转向了生活本位?但无疑,在《控制》中的未来的香港,依托于科技发展的城市建设,将这个本就大厦林立的城市,推进到了高屋建瓴的密集,却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自我冰冻,至少在这部影片中,很难看到普通老百姓热乎乎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故事展开之处,无不是黑暗、冰冷、人迹罕至……   《控制》的故事,和美国的《狙击电话亭》有异曲同工之妙,吴彦祖扮演的马克,同样遭遇了一个神秘人的神秘电话,与《狙击电话亭》不同的是,今次的幕后黑手,对马克的监视几乎到了无缝覆盖的地步,无论他在大街、银行、餐厅,还是在家里或者车中,任何的一举一动,都没有能逃出那个“神秘电话人”的眼线,也因此就如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全程操控。   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对目标进行无隙监控,看似荒诞,却并非预言,早在20年前的一部美国影片《偷窥》中,我们就领略了监控器的威力,当然,那个公寓老板仅仅是把持了那栋“碎片”大厦的所有角落,而《控制》,似乎将整个香港都收入眼底,不仅能24小时监控马克,也能同时监控其他人,遥控几位毫不相干的二货来进行协同作战,确实如游戏般刺激。   故事改编自小说《遥控》,是剧情至上的影片,由男主角马克被黑社会抓住,然后拷打后的讲述,作为故事的开始,马克一定是一个讲故事的老手,将自己被控制的经过,描绘的曲折离奇,其中又不乏雷点笑点,如何能让一干着急寻回丢失巨款的黑社会,听他一个身份是保险销售员的素人,讲完这样一个冗长的故事,是需要语言技巧和心理控制能力的,所以,你看到的是马克被神秘人控制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并没有仰仗高科技,却能独闯龙潭,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来对黑社会,甚至银幕前的观众们,用自己的描述,来控制住他们坐得住,听下去的耐心,这才是无论放在哪个时代,是否有高科技辅助,都不会变化的真正控制力。   当然,在未来香港的包装下,在马克精彩的讲述下,都无法掩盖《控制》的黑色风格,一如《移魂都市》般的奇诡,没有安全感,这或许是有关城市发展的预言,也或许我们未可知的现实,就如我们在新闻中看到杀人犯周克华被追踪,被击毙的过程一样,已经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监视能力,若也像影片中一样,被不法分子所用,距离整个社会秩序的失控,也仅仅是几分钟的关系。想到此处,全身冰冷,观《控制》带来的噤若寒蝉之感,久久不去。因为那不是遥远的未来,而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现在。

 4 ) 又一部港片

这类港片拍的较好的有扫毒 控制 基本包揽了港片的几大元素 悬疑 动作 人性的屈服与勇敢 反转的智慧 还有点缀的家庭亲情和兄弟情。剧本一如既往的好 演员演技过硬 节奏恰当。基本上看完会有还不错的感觉。港片皆是如此 悬疑动作紧张类已经拍成习惯 基本上逃不出这些框。人们喜欢看金融中心繁荣香港下的黑色夜幕 里面深藏着无数黑洞。是金钱的诱惑 人性的软弱 还是未知的危险 铤而走险的遭遇。港片一如香港二字浸润人心。每一次新港片上映 不再有那种期盼经典的心理 因为港片多已形成惯例。看完说句还不错 已是审美疲劳下挤出的耐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这些观众爱看 导演爱拍的内容已经变成屈服于娱乐快餐大市场下的小虾米 嚼一嚼 吃个口味罢了 没什么营养。除了视觉刺激 亦不能留下什么思考 观众比忘记午餐吃什么一样快速忘记了它。就连以前我们称赞的美国大片 也渐渐被人发现它禁不起二次咀嚼的尴尬。我们看得出整个剧组都很用心在拍 但本身定位就偏离了方向。
我只记得数年前看的一部月满轩尼诗 其实也没什么内容 没有特技没有悬疑 却能让你会心一笑。它的剧情有没道出的蕴意 但你却能心领神会。像是张爱玲的小说 既生活 又抽离。
真正用心讲东西 讲记得住的东西。这是我想看到的港片。

 5 ) 熊孩子你当初不扔锤子不就和谐了么

《控制》可谓是一部精心设计的反转剧,就剧本而言,凭心而论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片子节奏明快,不拖沓,复仇计划的真相层层剥开,悬疑的气氛掌握得不错,虽然到影片并没有带来特别惊喜的结果,但恰到好处的时长,降低了观感上的疲劳度;电影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熊孩子引发的悲剧和复仇,看完电影之后不得不说,一部不想做科幻的犯罪片,不是一部好的悬疑剧。

 6 ) 控制,欠控制

且不论两个黑老大为何还一直兴致勃勃的听故事(类似这些仁慈的让人一头雾水的地方是在太多了),吴彦祖的故事一路讲来我可是一头雾水(对吧,泰哥?),一直在留下疑问但总是希望在结局里能够得到一次过颠覆性的解答。一开头,处于某个未来时空的光怪陆离,我的第一印象是:哦,《全面回忆》的构思么?吴彦祖被扣留状态讲的故事,我以为是个弱化版的《非常嫌疑犯》;到了魔鬼声控的时候,我又以为是个群P版的《狙击电话亭》;好吧,最后的结局我可是没有想到,这种”猫玩老鼠逆袭猫”的套路,不就是前几个月刚上画的《惊天魔盗团》么?

按理来讲,四处杂糅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若能处理得当,虽难以操控但起码可保不过不失。但在本片中,很多因素显得搭配很生硬,故事漏洞太多。毕国智参与电影制作是很多年了,按资料显示,早在90年代中期的《春江花月夜》就有他的参与了。最初挑起大梁的要数《海南鸡饭》了——犹如海南鸡饭一样,虽味道清淡但不差、很饱肚。最令本人印象难忘的作品当然就是《囡囡》了。联系到现在大行其道的风味港片,证明毕导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和自我风格的。

在《控制》中,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合拍片、思维受限或被剪辑太多的原因(应该是了,否则怎么不能找个漂亮一点的女主角?),偏偏就是失去了“控制”。电影讲述的就是Mark这个保险经纪,因有作伪证的痛脚被名为魔鬼的陌生人控制,受摆布做了一系列坏事,穿插其中一些事一些情等等;讲完故事后又成功利用挑拨起内讧,将两个黑老大一网打尽,原来他才是控制了整个大局,成功实现了复仇……

在这我想大概讲讲我觉得比较大的疑惑的地方:

1) 或许是想给观众一些新奇的观感,加入了很多特效元素,例如未来的都市、貌似很牛B的手机等,但我看到最后都不觉得和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这个城市很阴暗,有必要渲染在未来么?

2) Mark在讲他的母亲的时候,病院里很有恐怖的气氛,李丽丽饰演的护士长也很恐怖,然后……就这么完了?

3) 戴立忍饰演的魔鬼,精通心理学能操控各种高科技实现监视,偏偏选上同一伙人我已经不说了,就不能控制一些有钱或者有势的人?控制了一大堆穷人下等人慢慢的作案,原来只是谋泰哥的800万,成本上是不是太低下了一点?

4) 吴彦祖饰演的Mark,最后才是控制的大头。但这场大龙凤是不是周期长了一点?需要客观因素配合的太多了一点?还是成本学的问题,有四个人有这么多精力的话,另起炉灶甚至是招兵买马和黑帮死拼也没有现在这个方法这么累啊。

5) 其他较为“细微”的就不说了,例如那个飞起的锤子砸中了戴立忍却点错相砍错人的部分,真是不能再弱智了……

作为一个七星伴月式的电影,吴彦祖由头带到尾+拍出自己想拍的东西才是成功的最大关键。可惜的是《控制》只实现了第一个要素,个别伏笔留得太突兀碍眼,必要的情节(小伙伴们如何被魔鬼控制)却欠缺交代或太粗线条的一笔带过,再加上太多的弱智情节(集中在戴立忍和任达华两位大哥身上),使得大逆转式结局弱了很多很多。同样是处心积虑机关算尽的复仇,同样是吴彦祖,《窃听风云2》就显得可信很多,故事也就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控制》就是欠缺控制,到了最后不得不烂尾了。如果说卖点只剩下吴彦祖的话,我只能说那4~5秒的人鱼线对我这种大老粗是毫无触动。

 7 ) 控制|扮猪吃老虎

在香港的电影里头,敢惹任达华的应该不多。

所以,在任达华被惹到了以后,他非常的好奇,究竟是谁敢这么大的胆子,一定得亲自见一下。

俗话说得好,好奇害死猫。

这次任达华被“好奇”给害死了。

敢惹任达华的,也不是一般人。

当年的吴彦祖,就曾经逼成龙下过跪,所以说惹一惹任达华,对吴彦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不仅要惹,而且还要好好的戏弄一番。

故事里头的吴彦祖,只是一个普通的“卖保险”的,但是智商绝对碾压常青藤,一个人掀翻了一个组织。

你说不牛都不行。

只是实在没搞明白,姚晨在电影里头究竟是什么担当。

大概也就是当年姚晨还有点流量,或许可以对票房做点贡献吧。

一个银行职员,除了在镜头里头走了几个猫步以外,实在看不到存在的价值。

可是为了强行刷存在感,那必须和吴彦祖搭上点关系。

惠英红当年已经尽显“神叨叨”的气质,最近TVB出了个剧,惠英红又大大的发挥了一次。

整个故事相当的昏暗,为了加入“科幻”的元素,故事背景放到了“未来”,这个“未来”大概也参照了一下“银翼”,搞得有点末世的味道,然而这样的故事,好像也不需要一定到“未来”,当下也是一样可以发生的。

在故事里头,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镜头。

一边是正义路,一边是慈善路,在那个路口,正义和慈善分道扬镳。

 短评

科幻片的外壳根本是个累赘,控制手段与未来世界高科技没有任何关系。核心层面的悬念推进存在重大纰漏,谁是神秘人这样的悬念毫无诱惑力,人因为犯错误被控制后可以邪恶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会吸引观众的地方,戏剧性的力量本应当在这个层面展开。《黑镜子》是很好的参照。

6分钟前
  • LOOK
  • 较差

看女演员名单就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水准的片了。姚晨安以轩,呵呵!

11分钟前
  • 🗣
  • 还行

圆回去了

13分钟前
  • 谷玄
  • 推荐

如此侮辱普通人智商的高智商反转剧真让人控制不住想咆哮。

17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你以为把一个犯罪片里面的手机弄成透明的就是科幻了吗?幼稚!

2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很差

手机很漂亮

27分钟前
  • Carpe Diem🧐
  • 推荐

友:“控制有啥看点“? 我:“还不错吧!导演是之前拍文艺片《海南鸡饭》的毕国智,悬疑犯罪片,剧情结构复杂,多重叙事,很有挑战性”。 友:“说人话”。 我:“吴彦祖在里面露人鱼线了”。

31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故事三星,冯德伦只挂个监制屁都没演还要千里迢迢陪着他的蛋扭来北京开见面会加一星。你们怎么能这么相爱,这叫我以后怎么继续在梦里对彦祖下手= =+

33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局中局 未来科技这么发达啊 那还得住这么差的养老院啊

38分钟前
  • 天天
  • 推荐

无力吐槽的角色名:杰西、马克、杰夫…译制片式的翻译和发音听着怪怪的,“比利是你的儿子”、“我这个肾是三毛给的”、“我爱你,我也爱你,我也爱你” 等台词再次沦为影片笑点。整部电影空披一张科幻外衣,打着悬疑复仇的牌子讲亲情友情,结尾的反转也气势太弱,看点恐怕只剩Daniel Wu的香艳肌肉。

40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其实还挺好看的。。。虽然觉得应该有bug,但我智商太低,还没想清楚bug到底在哪里。。

42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魔和鬼

47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观众真的不怕俗,可为什么偏偏要搞得这么山寨。台词配音情节表演各种雷,当喜剧看吧。

49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很差

漏洞大的足够钻进一个小人

51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俗套!又玩的是子报父仇的老梗,为此还兴师动众建了个虚拟城市又是为何?何必呢!

52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较差

看到40分钟,再点击1小时20分钟,看完,感觉故事很连贯、好看

55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我想赠予这部电影“史上最搞笑犯罪片”的殊荣,并且将其改名为“一个熊孩子引发的血案”。剧情还可以,阿祖很豁出去的露了肉,依旧好看。但演员演技、配音、对话、逻辑全部都很雷,但是属于雷的最高境界:让人滋生出“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看看结尾到底有多雷”的想法。搞笑犯罪片神马的不错,我很欣赏。

56分钟前
  • 颜小兽
  • 还行

难道我是豆瓣上第一个看过全片的?呵呵,我不会剧透的!总之香港电影界在犯罪题材影片上还是有很深的功底,整个剧情紧凑,最后的真相大快人心,一些科幻细节也做得很逼真。剪辑风格不是很喜欢,其他的都挺好,最后一句台词画龙点睛,有好莱坞范

60分钟前
  • 浩哥有料
  • 推荐

国产片中难得的类型,剧本很花心思,但从剧作到后期呈现都有些作茧自缚的感觉。故事兜了很大的圈子当真相出现不免有些泄气。而最后的故事讲得太完整也有些小瞧观众的智商。而本该充满悬念和紧张感的全过程却表达稍平。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还好吧,就是女角么,姚晨本来就丑,安以轩越来越丑,就一个曾经的美女孙佳君,还老了。。。

1小时前
  • 长白山小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